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News

王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

2024-07-01 14:52: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王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 王瑶:新媒体环境下新闻摄影的发展与变化 2012年03月作者:来源:新华网责任编辑:开心简介: 图片产业现状及趋势判断   您如何看待图片产业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 王瑶:图片是种世界语言,它走出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在树立国家形象方面,我们做了新尝试,例如图片电影。2011年8月1日,我 ...内容:

图片产业现状及趋势判断

  您如何看待图片产业以及目前的发展情况?

王瑶:图片是种世界语言,它走出去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在树立国家形象方面,我们做了新尝试,例如图片电影。2011年8月1日,我们推出的图片电影《上海》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 “惊艳”亮相。展示时,流动人群很容易接受这种信息。图片电影不同于普通宣传片,以图片为主打,动态影像为辅,配上各种表现手法,给人一种新感受。在播出方式上也做安排,不像形象宣传片一播而过。以《上海》为例,片长约四分半钟,以上海的早晨、中午、晚上为时间轴,分三套短片向世界展示普通上海人的一天。这三套短片还分别对应纽约的早、中、晚三个时段。

就发展而言,这几年国内图片产业刚刚起步,但发展潜力无限,尤其在新媒体领域内,图片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发展时机已经到来。内容形式高度结合、有思想深度的照片生存空间巨大,因为影像众多时,受众更需要精品。

当图片成为产业时,它需要好的体制机制,它需要像新华社这样拥有巨大资源,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制创新、人才聚合、市场开发研究、打通国内资源与国外资源对接,这些都是发展图片产业的必需。新华社中国国际文化影像传播公司在做这些事情,我们目前在与中国移动杭州手机阅读基地合作,一起推广一种新型多媒体图片信息产品。在王府井步行街、前门大街推出新型图片展,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图片展示,而是一种双向的、强调与观众互动的展览,与观众交流新华社10年的体育图片精品。这些都是现代受众所需要的。

目前普遍认为商业图片库已进入微利时代,行业竞争激烈。一方面图片需求大,一方面国内又存在著作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并存的时候,图片库机构运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新华社全球图片总汇打造图片行业内品种最全、品牌最优、最让人信得过的图片库,未来我认为这类高端且有实力的图库会生存得较好。这几年新华社图片总汇依托自采、万名签约摄影师、外代国外最好的图片库、通讯社的代理权等打造国内最全的优质图片库。不断完善服务人性化,让大家放心买,在不断向其他图片库学习。

未来摄影平台的发展趋势将更注重与参与者的一种双向互动、强调更多人参与,而不是传统的单向交流。

一方面传播环境在发展变化,一方面对专业摄影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性无法被替代,但是要求你越来越好。我们给摄影记者创造更好、更多的创作机会,鼓励他们涉猎更多更宽泛的题材,比如在培养记者上,我希望记者能有多元化发展,新华社摄影部给记者做新媒体培训班、流媒体培训班,让大家提高技能,跟上时代。同时敞开大门邀请社会才俊。

作为资深摄影人,未来您希望看到怎样的图片产品形态?

王瑶:从大摄影的角度来说,未来图片产品需要做得很丰富。这个大概念下,新闻摄影、艺术摄影都是图片产品的不同内容,他们讲求不同的原则,艺术摄影需要提供消费者从未有的视觉体验。而新闻摄影应该坚守新闻的本源。例如,人们或许认为荷赛获奖照片又重归 “老套”,但这种“老套”是新闻摄影的本源,不能少。当然“荷赛”评委多来自欧洲,由于文化的不同,在对图片的理解上会有偏差。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国际性比赛,比如“关注贫困全球摄影大赛”。我们不简单复制“荷赛”,与联合国共同举办,关注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评委构成更合理、更客观。更多更好地做国际赛事,引导人们关注那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王 瑶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新华社副总编辑兼摄影部主任

这几年国内图片产业刚刚起步,但发展潜力无限,尤其在新媒体领域内,图片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发展时机已经到来。

未来摄影平台的发展趋势将更注重与参与者的一种双向互动、强调更多人参与,而不是传统的单向交流。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