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大众文化对摄影的冲击与重构
一、大众文化的崛起及其特性
“大众”是一个在中国学界容易混淆的词汇,大众文化,也往往容易被理解为“老百姓”的文化,常常有人把古典文化或古代社会中的俗民等同于现代文化或现代社会中的“大众”。 西班牙哲学家奥尔特加认为,大众是平均的人,通俗地说,大众的一般形式意味着,在那些个体中构成大众的欲望、思想和生活方式方面是别无二致的。
事实上,大众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文化现象,而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人类进入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经济浪潮席卷世界每个国家,古典的、宗教的、启蒙的、浪漫的文化传统纷纷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个以文化工业生产为特征,以市民大众为主要消费对象,以现代传播媒介为手段的大众文化由此产生了。
大众文化的崛起,以商业炒作和市场法则为动力,逐渐夺取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将精英文化和高雅文化排挤到边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文化的兴起导致了新的工业形式——文化工业的出现,使得现代文化生态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第一,精英文化、高雅文化沿着传统的道路继续艰难地开拓着自己的文化空间,并且为人类留下了座座精神丰碑;第二,大众文化以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强大优势抢占文化市场,走进千家万户,甚至成了大众生活的一部分。
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大众文化提供了崛起的时机。作为一场深刻的革命,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行为,同时也是文化行为,大众文化的涌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松软甜爽的精神快餐,而且培养、造就了适应这种文化的大量消费主体——都市大众。随着大众文化消费形式在中国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表面上是市民大众在创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大众文化在不断生产着市民大众,大众文化不可置疑地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产物。
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第一,大众文化以大众传媒为手段,按照商品市场的规律来运作,是工业文明社会所独有的;第二,它以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已渗入大众生活;第三,大众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倾向,必然带来文化的民主化,也对传统文化垄断提出了新的挑战。第四,它不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是日常的;第五,它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无法逃避的。
二、大众文化对摄影艺术的冲击
随着大众文化“崛起”性地在全国弥漫,摄影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世俗化、大众化、市场化对摄影艺术带来了冲击:
第一,照相机“飞入寻常百姓家”。 根据中国电子商会发布的《2009-2010年中国城市数码相机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力报告》,2009年实现970万台销售,比2008年增长10%。2010-2011年的报告显示,2010年数码相机需求量持续上升,全年数码相机需求总量超过1200万台,较2009年增长21%;单反相机(DSLR)较2009年增长180%。从这些数据中不难看出,照相机已经非常普及。
第二,摄影技术没有了门槛。相机的小型化和智能化,使严苛的技术难度不再成为障碍,使摄影变得容易了;相机的数码化,又是一场革命性的转变。技术的革命带来了摄影观念的改变,一个摄影爱好者可以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拍摄成千上万幅照片,摄影变得太容易了,以至于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这个世界上都在产生着无以数计的摄影图像。“摄影文化”空前普及,成为当今社会文化中最活跃、最繁荣、最壮大的文化群。
第三,图像的功能转向。信息化发展和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开始进入到各种传播媒介。用美国图像理论学家米歇尔的话来说就是“图像的转向”,即:人类文化日益摆脱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文化形态而向图像文化转变,它以摄影、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为载体,在整个文化领域变化。丹尼尔·贝尔也宣称:“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种转变对于摄影而言:一方面传媒自身的发展对摄影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杭州的《都市快报》等媒体采用快拍的形式,甘愿留出大幅版面吸引读者大众的参与;另一方面,大众摄影群体为实现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报道提供了条件,原本媒体派记者去采访所浪费的时间被大众所弥补。
第四,大众的摄影审美形式趋于样式化。这种样式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二维图像的审美要素的样式化、普泛化使用,如大众摄影对人物、风光等题材的上唯美风格的模仿;二是从摄影技术上来讲,大众摄影在摄影构图、图像色彩、虚实、光圈、快门等方面一味地追求绘画语言的样式化使用。大众摄影技术概念化的使用主要还是受到唯美主义审美观念的影响。中国的大众摄影从一开始便受到西方摄影大师的影响,无论从风光或人物摄影方面,一直在步他们的后尘,沿着西方摄影大师的摄影题材方向走,紧追画意摄影的步伐。
第五,摄影的商业价值日益凸显。摄影趋向商业化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姑且不谈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婚纱影楼,以及伴随着工业经济发展的产品、广告摄影等商业摄影的崛起,但就看日益繁荣的各地、各行业摄影大赛,摄影已不单纯地成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大众文化的浪潮中,摄影被赋予了商业属性和宣传的特质,社会大众把其作为宣传的一种工具,艺术的商业标签越来越浓,如果单纯用传统的艺术思维方式已经难以对此类现象加以分析并接受。
综上所述,大众文化的娱乐性和商业性对大众摄影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但由于大众摄影过于侧重感官愉悦,从而缺乏对现实世界的理性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大众对于现实世界的理性分析和思考,创作目的也只是在满足眼球欲望的初级阶段,对现实世界存在的种种社会问题不纳入摄影创作的思考范围,导致作品在形式主义的范围内游走,使得主题内容的意义非常浅薄,缺乏审美厚度。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摄影发展与重构
梳理大众文化对摄影艺术的影响,就其核心而言,可以归纳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潮流的出现使得摄影直接面对维持精神自由和回归现实这对矛盾。其中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把非功利性和功利性的矛盾重新统一起来。
当摄影界的专家在呼吁摄影的非功利性时,大众却带着功利性的眼光欣赏和消费着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而艺术界对非功利性的强调必然导致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性视角,该视角必然认为大众审美是低级的、粗野的、暂时的。
那么,这种对大众文化的批评性视角是否具有一种合理性呢?这种反思应从两个层次进行展开:第一,摄影艺术讲究的非功利性是否就是其唯一的身份特征?第二,非功利性的摄影艺术理念是否是唯一合法性的摄影理念?
因此,摄影的理论研究不应该对日益扩大的大众文化现象不闻不问,或者拒之千里之外,而是要重新“收编”大众文化。基于这一点,现有摄影的理论研究应该面临新的超越现代性的理论重构。
首先,正视大众文化的影响存在。要充分认识到大众文化以及摄影的大众化倾向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艺术家”,艺术与非艺术、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的界限在淡化、在消亡,大众再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艺术接受者的地位,大众的艺术表现欲空前高涨,纷纷走向艺术表现的舞台。我们在承认大众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也必须正视它的负面效应。对待当前的摄影现象,采取愤世嫉俗的激进主义态度和放任自流的消极主义态度都是不正确的。
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坐标。应该对当下摄影的大众热潮进行积极地引导,任何引导都是一种价值评价,对摄影的引导也不例外,以何种价值标准来引导摄影是十分重要的。因此,一是应该提倡真、善、美的文化,抵制假、恶、丑的文化,正确处理好摄影热潮的意识形态性与消费娱乐性二者的关系,把摄影热潮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消费娱乐意义兼顾起来,不可偏废哪一方;二是正确处理摄影艺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辩证关系,要坚持两个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
第三,注重弘扬人文精神,努力提高大众摄影的美学意义。对大众摄影,我们既不能采大众文化论取不屑一顾、彻底否定的贵族态度,也不能满足现状、放任自流,而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它的格调和品位。这要从两方面人手做好提高的工作。一方面,发挥媒体、学校、文化单位的优势,提高大众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摄影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审美格调,提高大众文化应该走雅俗共赏的路子,消除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鸿沟。
总之,人类的文化和艺术史是在不断变化的,戏剧、影视等就一度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考虑之外,但历史终将还是容纳了它们。同样,我们也坚信像网络文化、大众文化这些目前被排斥在美学和艺术理论之外的新的审美景观也将进入理论的关注之列。
参考文献: [1]林路.摄影思想史[M].浙江: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65-66. [2]理查德·舒斯特曼.实用主义美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26. [3] 沃尔夫冈·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0. [4]李明.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大众摄影[J].大众文艺,2010(9):16. [5]林雪红.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特质[J].甘肃农业,2005(2):54-55. [6]宋伟.作为大众文化的摄影艺术[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9(4):71-73.